告别煤炭开采公益网
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 >  关于我们 >  发起人介绍 

创办人自述

2013-9-13 23:51:14| 浏览:2435|

摘要: 现实需要一个公益性的组织不像企业必须斤斤计较、不像政府必须微言慎行,而是以激情和爱心,唤起人们改革进步的意识,鼓励企业能源革命的勇气,协助政府转型发展的大局,因此我草创了这个告别煤炭开采公益组织。

   

 

    

   当您走在街上,身边的人群在您的视线中一晃而过,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,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。但我相信每一个普通人都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,或深埋于心底,或讲与至亲至密的人,而我属于想把她展示出来的那类人。

   我是一个标准的70后,已近不惑之年,按理说应该淡然面对世间人情事物,然而由于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关系,我那时很关心诸如老工业区如何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转型,山西如何正真摆脱一煤独大局面等一些宏观问题。在我看来,大家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口,再加上十八大前整个社会蔓延的那种奢靡风气,使我对工作、对未来反而充满了重重疑惑。尽管我也曾在山西日报发表《发展生产为先,轻徭薄赋为要》的短文借古讽今,可惜古人的思想既无法启迪自己,更不能影响他人。

 

 

 

(与德国北威州副总理兼国务秘书Günter Horzetzky博士合影)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正当我彷徨不前之际,偶然得知山西省与德国北威州有一个赴德研修的合作项目,我决定出去,看看能否在心灵中打开另一扇智慧之门。经单位领导同意后,我夙兴夜寐,在将近不惑之年开始学习德语,闯过层层考试,有幸来到德国,更有幸工作于NRW.URBAN企业。他们几乎参与了全部德国鲁尔工业区30年的重大改造项目,是鲁尔工业区成功转型的见证人。在这里我回顾了一个污染严重、经济衰退、人心涣散的老工业区,如何背负沉重的十字架,以凤凰涅槃般的勇气,以三十年不变的恒心,历尽重重困难,最终实现经济成功转型的艰难历程。我明白了经济结构调整虽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,但趋势不代表每个老工业区的转型都将以成功谢幕。这一过程的艰辛不亚于《指环王》中魔戒被毁的历程,它充满了嘲讽、疑惑,甚至绝望;然而鲁尔区人民的信心、勇气和优秀的方案最终战胜一切负面因素,使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又一奇迹。

德国一年的记忆虽然已变的渐渐模糊起来,但它却深深改变了我,改变了我的思维、改变了我的认识,若明若暗中似乎看到了一条改革之路——逐渐关停煤矿,告别煤炭开采——我始终坚信这是山西获得百年发展的不二法门。我也知道当下社会舆论缺乏宽容,你敢展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,立刻会招来各种板砖和谩骂,特别是在以煤炭立省的山西,提出这样的言论,正如一个朋友讲的“百万煤矿职工和家属就和你过不去”。我不谈这“百万煤矿职工和家属”才是煤炭经济最直接的受害者这样的事实,只是想说人类社会不断繁荣发展的历史证明,批判和创新是我们不断进步的源泉。煤炭虽然推动工业文明的诞生,但那已是200年前的事了,当今社会早已跨入了信息技术和能源革命的门槛,还在煤炭身上打主意,不是导致经济慢性自杀就是始终处于经济社会分工的最底层,遭受最严重的盘剥。我估计很多人其实都懂这个道理,只是政府顾虑太多,企业缺乏勇气、人们安于现状罢了。

现实需要一个公益性的组织不像企业必须斤斤计较、不像政府必须微言慎行,而是以激情和爱心,唤起人们改革进步的意识,鼓励企业能源革命的勇气,协助政府转型发展的大局,因此我草创了这个告别煤炭开采公益组织。希望以此为平台,在社会各方有识之士的共同参与下,推动山西乃至全国早日告别这种粗放的能源经济模式,为经济发展,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。

人生就那么几十年,如白驹过隙一般,我做了我想做的,能做的。不论成败,不论毁誉,此生不惑。

最后特别感谢网络工程师贾晓菲先生对整个网站的精心制作;感谢Linja.Fränz女士(德国)对网站德文部分的修正。


热门文章

更多

专题文章 Fachartikel

更多

友情链接 Hotlink

申请 Antrag>>


中德文化之桥

晋ICP备15006854号 工作邮箱:unbergbau2015@126.com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,关注更多资讯

Scannen Sie den QR-Code mit Ihrem Mobiltelefon, um auf weitere Informationen zu achten. BINDUNG